傍晚六点,我盯着电脑里刚导出的设计稿,揉了揉发涩的眼睛。客户说“就按这个来”的时候,我正握着笔在草稿纸上画第17版logo——终于结束了,这个熬了三周的文创项目。
手机在桌面震动,是阿杰发来的消息:“番禺巷里有家阿娟家常菜,炒猪杂配白酒绝了,我留了位置,过来?”
我看着窗外的夕阳把番禺大道的车流染成金红色,突然想起上周路过巷口时,飘来的蒜香和酱油味。抓起钥匙出门,骑上共享单车往老城区走。
巷口的烟火气
番禺的老巷像被时光揉皱的绢帛,骑楼的柱子上挂着褪色的空调外机,墙根的榕树须垂到行人肩头。我循着导航转了两个弯,看见“阿娟家常菜”的木牌挂在骑楼底下,红漆掉了一半,底下摆着两张塑料桌,桌角堆着刚摘的空心菜。
“阿阳来啦?”穿蓝布围裙的阿娟从里屋探出头,手里还攥着锅铲,“阿杰在里面,菜都炒好了。”
展开剩余81%小馆里摆了四张方桌,墙上贴着旧报纸,头条还是“2020年广州地铁开通新线”。阿杰坐在最里面,面前摆着一盘炒猪杂,油光发亮的猪肝和粉肠裹着蒜苗,旁边放着个空酒瓶——是青花郎,我认识那个蓝白相间的包装。
“来得正好,刚想叫你。”阿杰把椅子拉开,“今天得喝两杯,你那项目终于搞定了。”
我坐下,接过他递来的茶杯,问:“有没有小瓶的白酒?上次喝青花郎,我半夜渴得起来喝了三杯水。”
阿娟刚好端着汤过来,笑着接话:“有有有,上周进了批小瓶酒,年轻人都爱喝,叫‘初喜·恭喜’,100ml的,你试试?”
小瓶里的巧思
阿娟转身从柜台底下拿出个透明玻璃瓶,我眼睛一亮——瓶身是椭圆的,像缩小版的山体,瓶底有浅浅的纹路,摸起来像河滩的石头。酒盖是双层亚克力的,上面雕刻着个喜字,阳光透过骑楼的缝隙照过来,喜字泛着淡淡的金光。
“这包装够特别的。”我接过瓶子,拧开盖子,一股酱香扑面而来,不是那种冲鼻子的烈,而是像晒过太阳的粮食,带着点甜丝丝的暖。
“人家设计师做的,说是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阿娟一边擦桌子一边说,“我家那小子也是做设计的,上次来看到这个瓶,说‘妈,这瓶子我能摆在家里当装饰’。”
倒了一杯,酒液微黄,挂在杯壁上像琥珀。抿一口,酱香在舌尖散开,接着是淡淡的甜,像吃了口刚蒸好的糯米,咽下去之后,喉咙里留着股清冽的香,没有青花郎那种辛辣的刺激。
“怎么样?”阿杰问,“比青花郎柔吧?我上次喝这个,配阿娟的炒猪杂,连吃了三碗饭。”
我点头,夹了块猪肝,外焦里嫩,蒜香和酱香混在一起,刚好中和了猪肝的腻。“这酒多少钱?”我问阿娟。
“100ml的,才29块。”阿娟说,“之前进过青花郎的小瓶,要80多,年轻人觉得贵,而且口感太烈,不如这个卖得好。”
酒里的故事
阿娟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给自己倒了杯茶,说起这酒的来历。“上个月我家那口子去贵州旅游,路过茅台镇,看到这家初喜酒业的酒厂。”她用手比划着,“人家用的是12987工艺,说是和茅台酒一样的做法,要一年才能酿出来。他尝了之后说,这酒比他之前喝的几百块的酱香酒还顺,回来就找经销商进了货。”
“12987?”我好奇,“是不是1次生产周期,2次投料那种?”
“对呀!”阿娟眼睛亮了,“我家那口子回来给我讲了半天,说端午制曲,重阳下沙,要蒸9次,发酵8次,取7次酒,光基酒就要存3年。我听不懂,但尝了之后觉得,这酒确实不一样,喝了不上头,第二天起来也不头疼。”
我想起上次喝青花郎,虽然口感醇厚,但第二天早上喉咙像被砂纸磨过一样。再喝一口初喜,果然清爽很多,连带着心情都变好了。
“你们年轻人不是喜欢‘小确幸’吗?”阿娟笑着说,“这酒名字也吉利,‘初喜一开,喜事就来’,上次有个小伙子来求婚,就用这个酒,说寓意好。”
日常里的小欢喜
那天晚上,我和阿杰喝了两瓶初喜,把炒猪杂、空心菜和汤都吃了个精光。阿娟坐在旁边,给我们添了两次茶,说:“你们慢点儿,不够再炒。”
离开的时候,已经八点多了,巷子里的路灯亮了起来,照得骑楼的影子歪歪扭扭。我摸出手机,给阿杰发了条消息:“下次还来这儿,就喝初喜。”
过了两天,我去给客户送设计稿,路过一家精品店,看见货架上摆着初喜的小瓶酒。我停下来,拿起瓶子,想起阿娟说的“小确幸”。其实生活里的喜事,不一定是大富大贵,而是完成一个项目后的放松,是和朋友一起吃顿热饭,是喝到一杯合心意的酒。
周末的时候,我带了两瓶初喜去阿娟的小馆,刚好碰到她儿子回来。小伙子戴着眼镜,穿得很潮,看见我手里的酒,笑着说:“哥,你也喜欢这个?我上次把瓶子做成了摆件,放在书桌上,特别好看。”
阿娟端来刚炒的虾,说:“今天加个菜,庆祝你找到喜欢的酒。”
我倒了一杯初喜,和小伙子碰了碰杯。酒液入口,还是那种熟悉的酱香,带着点甜,像日子里的小欢喜,慢慢散开。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多,从设计到生活,从茅台镇的酒厂到番禺的老巷。阿娟坐在旁边,看着我们笑,手里拿着个绣着喜字的手帕,擦了擦眼角。
结尾
现在,我的书桌抽屉里放着几个初喜的小酒瓶,里面插着从巷口摘的三角梅。每次遇到创作瓶颈,我都会拿出一个,倒一杯酒,闻着酱香,想起阿娟的炒猪杂,想起巷子里的烟火气,想起那天晚上的对话。
其实,好的酒不一定贵,只要合心意;好的生活不一定轰轰烈烈,只要有小欢喜。就像初喜的slogan说的:“初喜一开,喜事就来”——那些藏在日常里的小喜事,才是最珍贵的。
上周,我带了个做设计的朋友去阿娟的小馆,他看到初喜的瓶子,眼睛一亮:“这包装我喜欢,能不能给我拍张照?”
阿娟笑着递给他一瓶:“拿去吧,算我送你的。”
朋友接过瓶子,对着灯光看了看,说:“这酒,像番禺的老巷,看着普通,却藏着好多故事。”
我喝了一口酒,看着窗外的榕树,想起第一次来这里的那天,夕阳把骑楼染成金红色,风里飘着蒜香和酱香。原来,最动人的故事,从来都不是在远方,而是在身边的巷子里,在一杯合心意的酒里,在那些平凡却温暖的日常里。
发布于:广东省中国十大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