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烽火,近来烧得格外猛烈,以色列的军事触角更是不断延伸,搅动着本已波诡云谲的地区局势。那些密集而频繁的军事行动,不仅瞄准了长期的敌对目标,甚至触及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角落。尤其令人震惊的是,作为重要斡旋者和美国盟友的卡塔尔,其首都多哈竟然也未能幸免于难,赫然遭到袭击。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无疑让卡塔尔在全球和平进程中扮演的独特角色,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它不仅撕开了中东地缘政治的复杂与脆弱,也让国际社会对这场冲突的走向,充满了深深的忧虑。一个本该致力于调停的伙伴,如今却身陷战火,其境况着实令人深思。
和事佬的劫难
长期以来,卡塔尔一直致力于扮演全球调解者的角色,积极推动地区冲突的和平解决,以此在国际舞台上铸就了自己独特的定位。在华盛顿心照不宣的默许下,多哈曾为包括哈马斯在内的特定组织,提供了宝贵的外交驻留空间。此举虽为谈判留下了回旋余地,却也曾多次引发以色列政界的不满。
自去年10月7日冲突骤然升级以来,卡塔尔更是挺身而出,成为了推动加沙停火谈判的关键枢纽。它在幕后默默付出,不遗余力地为交战各方搭建沟通桥梁,苦心孤诣地寻求人质释放与和平的可能。这种高超的平衡策略,尽显其在复杂中东局势中的外交智慧。
然而,卡塔尔作为美国盟友的身份,与此次主权受损之间,却显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巨大矛盾。它不仅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所在地,更是华盛顿的亲密盟友,本应受到坚定保护。但以色列的空袭却直接瞄准了其首都多哈,造成了至少六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卡塔尔国内安全部门的成员。
这种对主权国家的公然侵犯,使得卡塔尔在国际舞台上的斡旋努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卡塔尔首相兼外交部长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萨尼,将此次袭击定性为“国家恐怖主义”,其盟友地位也因此显得异常尴尬,备受考验。
翻脸比翻书还快
以色列对卡塔尔的策略,也呈现出一种令人不解的急剧演变。在此之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长期鼓励卡塔尔资助哈马斯在加沙的行政机构。外界普遍认为,此举被视为一种默许策略,旨在分化巴勒斯坦民族运动,以实现其战略目的。
如今,以色列的直接打击行动,彻底颠覆了这种心照不宣的默许状态。卡塔尔首相承诺将对此次袭击做出具体回应,并对近期的外交前景表示了深切的悲观。他认为,在发生此类袭击之后,当前的会谈“不再有任何有效的办法”推进,卡塔尔的斡旋基础因此遭受了毁灭性的动摇。
铁拳外交的幻灭
以色列近期在地区的军事行动持续升级,其范围和强度都令人侧目。8月28日,也门首都萨那遭受以色列袭击,导致胡塞叛军领导的也门政府总理及多名内阁成员遇难,这清晰地显示出其打击目标的广泛性与无所不包。
与此同时,以色列对叙利亚和黎巴嫩周边目标的轰炸持续不断,此前也曾对两国进行地面入侵。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在以色列无休止的轰炸和空袭下,正面临着被单方面吞并的严峻风险,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加剧。更早前的夏季,以色列与伊朗发生了一场持续12天的军事冲突,旨在削弱伊朗的核能力,并促使美国采取大规模打击行动。
以色列执政联盟中的强硬派,对外交进程表现出明显的排斥。财政部长贝扎莱尔·斯莫特里奇(被多国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公开警告称,“恐怖分子”无论身在何处都无法逃脱以色列的追击。他甚至引用神意来支持此观点,并为多哈袭击喝彩,其言辞之激进,令人咋舌。
斯莫特里奇及内塔尼亚胡执政联盟中的强硬派,明确反对与哈马斯相关的任何外交解决途径。他们主张彻底征服加沙,并鼓励200万巴勒斯坦人“自愿迁移”,同时在约旦河西岸推进激进的定居点扩张政策。罗伯特·马利(奥巴马和拜登政府中东事务官员)认为,多哈袭击印证了以色列政府“彻底摧毁和无条件投降”的逻辑,而非寻求政治和解。
盟友主权,亦难保全
在得到美国坚定支持的背景下,以色列似乎可以不受惩罚地对巴勒斯坦领土和外国发动致命打击。这些袭击常常造成无辜平民伤亡,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但其行动似乎并未受到实质性制约,仿佛拥有某种超然的特权。
对卡塔尔主权的公然侵犯,引发了阿拉伯世界的普遍谴责。整个中东地区对以色列袭击多哈的反应激烈,阿拉伯世界几乎一致地站在了卡塔尔一边,表达了坚定的支持。沙特阿拉伯谴责以色列的“野蛮侵略”和“公然侵犯卡塔尔主权”,并指责其持续违背国际法,态度之坚决,不容置疑。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与以色列有外交关系,与卡塔尔曾有过节)也称多哈袭击是“公然和懦弱的”、“不负责任的升级”,这清晰地表明以色列的行动正促使地区国家形成统一战线。甚至连美国唐纳德·特朗普也发出警告,强调卡塔尔是主权国家和美国盟友,正努力促成和平。特朗普虽认同打击哈马斯,但认为“单方面轰炸卡塔尔境内并不能推进以色列或美国的目标”。
信任瓦解,裂痕加剧
阿拉伯世界的团结正在显现,并对以色列构成潜在的巨大压力。沙特阿拉伯强烈谴责以色列对卡塔尔的“野蛮侵略”及其对国际法的公然无视,态度坚决而明确。阿联酋也称此次袭击是“懦弱且不负责任的升级”,这表明以色列的行动正促使地区国家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发声。这种日益加深的团结,可能对以色列寻求与更多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的努力构成阻碍,使其在地区外交上面临更多挑战,前路崎岖。
调解信任的瓦解,使得谈判前景显得黯淡无光,希望渺茫。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萨尼对继续当前的外交对话表示悲观,认为袭击后已无有效途径推进,谈判陷入僵局。巴勒斯坦事务专家哈立德·埃尔金迪认为,以色列此举“实际上已经摧毁了任何形式的停火谈判”,并指出谈判可能仅是继续战争的幌子,特别是为了推进“种族清洗计划”和“拆除加沙城”。罗伯特·马利也质疑,埃及或土耳其等国官员在多哈袭击后是否还愿意见哈马斯领导人。
作为以色列的主要支持者和卡塔尔的盟友,美国在中东策略中面临两难境地,左右为难。它需要在维持地区稳定与支持盟友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这绝非易事。以色列在盟友首都的军事行动,可能削弱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外交影响力及可信度,让其在中东的布局更加被动。
结语
卡塔尔的遭遇,深刻反映了中东和平进程中调解方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风险。其作为“和事佬”的地位,在战火中显得尤为脆弱,摇摇欲坠。
以色列的持续军事打击,尤其是在关键外交斡旋节点上的行动,不仅未能解决核心冲突,反而加剧了地区的不信任和不稳定,让和平的曙光更加遥远。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需要各方超越军事对抗思维,回归国际法框架,并以真诚的政治意愿推动对话与合作,前路崎岖难行,但绝不能放弃希望。
中国十大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